黄石重现西塞山前白鹭飞:黑臭湖变网红打卡地,带动村民增收-环球快播报
6月19日,被当地居民称为“母亲湖”的黄石市夏浴湖。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
从昔日臭气熏天的污染治理地,到如今美如画的生态风景区,位于湖北省黄石市的夏浴湖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,重现了张志和笔下“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”的千年美景,成为展现“生态黄石”的新名片。
(资料图片)
6月19日,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主办的“奋进中国 大江澎湃”全网主题宣传活动报道团走进夏浴湖,探寻黄石这座“工业重镇”,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的背后“密码”。
“壮士断腕”治理黑臭水体
夏浴湖位于黄石市西塞山区河口镇,是一处城郊湖泊,上接凉山水库,湖水通过合兴闸直排长江。该湖兼具防洪、调蓄、灌溉等功能,被当地居民称为“母亲湖”。2013年,夏浴湖被纳入湖北省第二批重点湖泊保护名录。
上世纪90年代,附近村民及一些外来企业看中了这里城郊地理优势,在夏浴湖周边纷纷建起模具钢冶炼和锻造的小工厂。一时间“母亲湖”四面点火、处处冒烟,粗放的生产方式,让近600亩的湖面变得臭气熏天,惨不忍睹。
整治前后的夏浴湖一角(翻拍)。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全湖平均水质常常是劣V类。河口镇凉山村村民接受湖北日报采访时提到,“湖边到处都是模具厂,把垃圾都往湖里推。湖水又脏,声音又吵,根本不像个样子。”
2019年,生态环境部长江大保护警示片中,约3分钟视频披露夏浴湖环境污染问题:距离长江不足2公里,水质劣Ⅴ类,氮磷严重超标,周边施工渣土、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渣无序堆存……视频画面触目惊心。
水质变差,根源还是在岸上。西塞山区委、区政府“壮士断腕”,立即启动夏浴湖治理。6月19日,现场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记者介绍,2019年以来,西塞山区将夏浴湖综合治理作为落实长江大保护、推进生态治理的重点工程,先后投资2.16亿元,采取清渣土、掏淤泥、铺管网、种水生植物、放水生生物等系列措施,并断然关停周边散乱污企业。历经14天的攻坚,夏浴湖边34家模具钢企业通过关停并转,迁入规划好的模具钢产业园。
通过久久为功,夏浴湖湖泊形态和功能得到有效恢复。2023年1月17日,夏浴湖以全新的姿态,再次进入全国视野: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八次全体会议,集中收看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专题片。其中,西塞山区夏浴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获得了肯定和推介。
美丽生态带动农旅发展
夏浴湖的“华丽转身”,实质上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。
澎湃新闻了解到,西塞山区将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草库一体化修复和保护。除了涉及流域内湖泊、水库、港道水系,还涉及西塞山区经济主战场——西塞山区工业园区,这里已聚集企业160多家,是国家火炬特钢特色产业基地。
“通过夏浴湖小流域治理,西塞山区水土流失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。”西塞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流域内土壤侵蚀强度明显下降,减沙率达到70%以上,夏浴湖整体水质将常年达到III类标准。小流域清洁了,大流域才会清洁,确保一湖清水送长江。
6月19日,夏浴湖湖边盛开的野花。
山青了,水秀了,不少市民来打卡旅游,夏浴湖渐渐成为黄石“后花园”。
6月19日,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,夏浴湖四周莺飞草长,生机盎然。漫步在滨水栈道上,空气湿润清新,不远处的湖面上,时不时有鸟儿穿梭翻飞。微风轻拂,岸边的玉米杆随之摇摆,所见之处风景如画,美不胜收。
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不仅游客多了,还吸引不少本地人返乡创业。2023年年初,村集体又签约4家新型农业合作社。
今年55岁的村民游敏,投资800万元,流转200多亩土地,瞄准生态农业,准备大干一场,“已种下1万株‘红美人’福柑,去年挂果,口感特别好,每市斤卖到18元。”80后“新农人”游志强看好凉山水库旁一片山坡,同样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,“我采购了20多万元果苗,今春已经种植,过了今年这里又将是另外一番景色。”
眼下,西塞山区将夏浴湖作为乡村振兴“引爆点”,致力于都市城郊型田园综合体建设,着力推进文旅融合、助力乡村振兴。近年来,该区带领村民种植1万多株观赏桃树、经济果树,打造儿童戏水区、水果采摘园、研学中心等项目建设。去年以来,该区连续举办了两届“张志和桃花节”,吸引游客数以万计。
6月19日,游客在夏浴湖的湖中栈道上漫步。
夏浴湖综合治理,将生态修复、人居环境改造、传统文化保护、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等有机结合,不仅环境越来越优美,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。夏浴湖的“成功样本”,也是黄石坚持生态立市,将绿色发展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生动体现。黄石,从灰黑的矿石经济中走出了一条花香四溢的绿色转型之路,它的未来,令人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