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数旅游类上市公司一季度扭亏为盈 行业基本面回暖仍将持续
本报记者 矫月 徐一鸣
经历谷底的旅游业在2023年迎来转机。继元旦春节的出游小高峰后,五一假期热门旅游城市和景区已经人流如潮,业内人士预估今年的旅游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可期。
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雒佑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政策环境为旅游业一季度打开了增量空间,而今年“五一”假期多项数据可喜,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【资料图】
旅游业复苏业绩可期
同花顺数据显示,在A股19家旅游业上市公司中,2022年仅有天目湖、宋城演艺、丽江股份3家公司实现盈利,其他16家公司全部陷入亏损。
对此,有业内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客流量对旅游公司业绩影响最为显著,由于平时旅游景点的维护等成本是固定的,一旦客流量大幅下降就会影响当期业绩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进入2013年以来,各景区的游客数量开始出现缓慢增长。“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好转及政策优化,公司积极拓展市场,游客接待数量显著提升。”丽江股份方面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
黄山旅游董秘丁维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元旦后春节前,公司产品曝光率超500万人次,单品销售额达455万元,山上酒店入住率较2019年同期提升21%。
随着客流量的回升,旅游业上市公司业绩也开始出现回暖迹象。多位旅游业上市公司高管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坦言:“公司旅游业务触底反弹,基本面回暖正在路上。”
同花顺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19家旅游业公司中有10家公司实现盈利,其中9家公司一季度实现同比扭亏为盈。其中,峨眉山A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86.05%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五一”小长假再次掀起出游热潮。据黄山旅游方面透露,“五一”假期,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11.78万人,同比2022年增长399.62%。
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安光勇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消费需求回暖,增强了旅游市场的信心和稳定性,目前多项积极信号表明,旅游市场已经回到正常轨道上,旅游产业链上市公司今年中报及年报业绩可期。”
企业抢抓旅游业复苏机遇
为创造更多业绩增量,旅游业上市公司掀起引流浪潮。西安旅游董秘刘文忠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,公司开发了休闲、度假、体验性旅游产品,培育“文化+旅游”“非遗+旅游”“艺术+旅游”等文旅产品,拉动旅游增量需求。
“面向传统的老年人市场,黄山旅游推出‘黄山+太平湖’、‘黄山+花山世界’的联票优惠套餐,拉动新增八千余人,同时带动黄山脚下消费。”丁维如是说。
旅游业上市公司还同时结合地方文化底蕴,打造专属品牌特色。“公司进行泸沽湖英迪格酒店建设,可以营造摩梭小镇品牌形象,有利于公司打造高端旅游线路。”丽江股份方面向记者表示。
可以说,旅游业正逐步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。但业内预计行业将进入白热化竞争格局。
丁维向记者表示:“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将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,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,呈现大众化、多元化、个性化和场景化的特点。”
“伴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、旅游产品的不断完善和游客需求的不断升级,旅游行业整合和资源布局引导行业竞争格局不断发生变化,激烈的行业竞争已常态化,未来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一景点和景点之间的竞争,而是旅游目的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竞争,而且竞争趋势也将愈加激烈。”丁维如是说。
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,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、协同发展,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,新业态也在不断涌现,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凸显。